一是建好一本台账。依托乡村两级,以贫困村为单位建立贫困劳动力台账,对贫困劳动力基础信息、就业培训、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五名单”登记造册,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每年更新动态一次。动态更新、准确掌握贫困劳动力技能状况、培训需求等信息,为精准实施技能扶贫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实施政府安置就业政策。出台《木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贫困村开发公益性的通知》文件,大力开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保洁员等农村公益性岗位,明确在拟计划脱贫的贫团村每个开发8个公益性岗,每个岗位每月补贴300元,让贫困劳动者由“选择性”就业向“托底化”就业转变,截止目前,已在全县97个贫困村安置公益性岗位848人次。
三是倾力搞好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培训下乡”,把培训项目“送下去”,对贫困劳动力较为集中的乡村,通过“田间课堂”“农民夜校”等方式,确保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举办“扶贫专班”,把贫困劳动力“请上来”,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攀枝花对口帮扶资金,根据贫困劳动力培训意愿和企业用工需求,开设扶贫专班,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包交通、包吃住、包提升”各类职业培训。2016年以来共计组织7363人次贫困劳动力参加各类培训。
四是倾力搭建专项招聘平台。2018年5月16日在省职业介绍所、凉山州就业服务管理局、攀枝花就业服务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我县人民广场成功举办一期以“搭建就业平台、助力精准扶贫”为主题的四川省就业扶贫木里专场招聘会。此次招聘会,省就业局、攀枝花市就业局共组织了45家企业,提供工作岗位近4000个,招聘岗位涉及物流、医疗、餐饮、物业、美容美发、保安、保洁、销售、机械维修等100余个工种,本次入场应聘1500人,达成就业意向人数50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36人,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品共5000余份。
-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