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个协同机制。明确13类市场化岗位、16类政策性岗位行业主管部门责任,统筹推动岗位挖潜扩容,今年以来收集推送市内市场化岗位1.4万个,开发政策性岗位5345个、同比增长67.46%。
完善一套服务体系。建成4个综合性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23个嵌入式就业服务点,搭建全市统一的“就业真资格”线上平台,在5个街道开展“就业微网入格”试点,组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队伍297人,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式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43万人、完成省下目标任务75.03%、同比提高7.81个百分点。
形成两张工作清单。将全市938个“四上”企业和拟投产项目纳入需求端保障用工清单,实行“1户企业+1名人社专员+1名人力资源企业专员”联系机制,今年以来解决重点企业(项目)用工5949人、保障率79.27%。把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领金人员纳入供给侧重点帮扶清单,市内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86.58%、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失业保险领金人员“控增量、稳存量”工作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打造一个创业矩阵。成立资阳市返乡创业协会,在主导产业集聚地临空经济区打造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创新推行“一园统筹、四区协同”模式,累计入孵创业实体(项目)129户、带动就业300余人。加大创业担保贷款保障力度,今年以来发放贷款1.2亿元,达去年同期的6倍,惠及297个创业主体。
撰稿:吕曌颖、廖天玉 审核:秦松 责任编辑:刘倩
-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