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安市以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为契机,以省市共建共享为路径,强力推进“四智”人社数字化转型,初步建成一体化经办、精准化服务、规范化监管、科学化决策的治理新形态。
聚焦重点难点,推进一体化“智经办”。聚焦就业、创业、培训、帮扶等重点业务,开发人社数据底座、数智求职招聘、精准帮扶、线上就业维权服务、数智决策分析等11个服务平台,线上推出“安心就业”服务网、微信小程序、支付宝、抖音和安易办、魅力广安等8个平台入口,线下推广智能就业服务亭、智能一体机、智慧招聘展位、智慧就业屏、AI数字人200余台(套),全方位满足企业及劳动者需求。目前,“安心就业”小程序注册用户19.97万,企业超5728家,岗位2.5万个,服务群众168.28万余人次,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实现质的提升。同时以数智化手段进行业务流程再造,面向广安市全体劳动者和企业推行全程网办、一站快办,其中省市共建“重点群体精准帮扶系统”在广安成功试点并推广至全省,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业务经办“一体化”“智能化”,成为全省人社系统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优秀成果之一。
突出管用实用,推进精准化“智服务”。围绕精准管用导向完善就业精准帮扶机制,依托“大数据+铁脚板”模式,在48个乡镇、社区试点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建立77项单位标签和169项个人标签,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将政策信息精准推送到潜在符合条件的对象,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依托数智就业平台,开展“家门口就业”“失业人员精准帮扶”“就业困难群体精准帮扶”“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等创新服务,累计提供服务超81万余人次,实现基层就业创业服务主动化、精准化。依托省就业自助超市,以数字化基层服务驿站智慧一体机、就业岗亭、智慧大屏为介质,内置人工智能客服,引入“人社安安”数字人,为公众提供便利快捷的求职招聘、技能培训服务。目前,人社安安数字人已在多场招聘会上提供岗位推荐、职业指导、职能咨询等服务,并联同人社智能客服累计已为群众提供12000余次公共服务。
坚持精细监管,推进规范化“智监管”。一是多渠道监测,打造数智就业失业监管平台。动态监测企业用工状况,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基于预警预测数据,构建预警规则,对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防范化解可能出现失业风险。强化协同部门数据共享,多渠道跟踪监测经济运行、就业失业等变化趋势。二是多手段甄别,建设风险预警雷达。绘制广安就业地图,建设岗位风险预警雷达,通过对比市场监管、税务、审计、社保、监察、公安、司法等信息,对岗位数据进行岗位风险识别,向求职者定点推送虚假、钓鱼欺诈岗位信息预警。三是多措施并举,打造通用中台、业务中台、技术中台、AI中台等支撑平台,上线失业监测、劳动风险、劳动力供需、困难人员识别等算法模型,设置培训补贴申领、失业金领取、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等50余条风险控制规则,推出监测分析报告智能生成、业务风险主动提醒、违规业务自主熔断等功能,做实“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监管环节,提高政策落实效能和资金使用效益。
强化科学决策,推进高效化“智决策”。依托全省就业V3.0系统、省级人社基础支撑平台、重庆“一库四联盟”和广安智慧大脑,打通公安、民政、教育、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10个业务部门信息系统,回流汇聚川渝就业相关数据,为政策找人、服务智享、智能匹配等智慧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搭建“智慧就业驾驶舱”,上线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就业资金绩效、人力资源供需等13个数据分析模块,创新高质量充分就业指数、企业人力资源指数等5个算法模型,着力构建政府、企业、群众、基层、人力资源机构等多方主体协同参与的就业服务生态链,提升决策科学性和服务针对性。
撰稿:郭利全 审核:吕媛莉 责任编辑:刘倩
-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