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宜宾市:产教融合育英才 技能四川谱新篇

发布时间: 2025-07-04 来源: 宜宾人社 【字体: 浏览量:

宜宾市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加强技能人才建设各项决策部署,紧扣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以技工教育创新发展为突破口,探索“产教城”深度融合新路径。

坚持“导向”构建技工教育发展新格局。一是政策赋能,筑牢发展根基。宜宾市先后出台《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案》等系列政策,构建“招生培养-评价-就业”全链条支持体系,近三年地方财政新增投入6900万元政策性奖补资金,政策支持力度居全省前列。抢抓省政府“技能四川”行动机遇,将技工教育纳入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厅局联动、校企协同”的推进机制。二是产教融合,打造示范样板。在赋能乡村振兴方面,宜宾技师学院先后与长宁县、高县共建“基地+技术+产业”三位一体实训平台,年培育农工复合型人才超3000人次,带动周边农户增收20%。在协同产业发展方面,宜宾技师学院在宜宾高新区建设100亩产教融合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共建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等7个产业学院,探索出一套“校区即厂区、课堂即车间”实景化教学近三年毕业生本地就业率均在70%以上。截至目前,宜宾技师学院建成乡村振兴产教融合示范基地8个。三是需求牵引,优化生态体系。宜宾市建立“政府搭台、院校唱戏、企业出题”协同机制,举办技能人才供需匹配大会,促成校企签约2867人,专业与产业匹配度提升至85%。同时,创新“双导师制”“政产学研”机制,组建职教联盟和专家工作室,入选省级“双师型”教师典型案例,师资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四是畅通渠道,提升学历技能。宜宾技师学院拥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直属评价基地,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人社部门备案37个技能等级认定工种和40个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种,并具备12个轻工业工种评价资质,开展项目制培训、劳务品牌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专项技能人才培训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同时整合宜宾开放大学、西南财大等高校成人教育资源,对中级工班毕业生、高级工班毕业生及相关群体提供成人教育学历提升及技能提升服务,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就业后学历和技能提升有机会、有空间。

对标“三突破”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一是扩容提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拟投资6.2亿元在宜宾高新区规划建设技师学院新校区,推动南溪区、屏山县、兴文县等地争高级技工学校,力争三年内技工院校在校生规模突破1万人。二是师资强基,打造高水平“双师型”队伍实施“企业技师进校园”“技能大师引育计划”,落实大赛获奖选手直接考核招聘政策,确保专业课“双师型”教师占比超85%。三是产教融合,建设技能人才创新港湾围绕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校中厂”“厂中校”模式,探索“工学一体”培养改革,推动重点专业学生本地就业率达85%以上。

下一步,宜宾市将全面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持续深化技工教育改革,为全省探索“产教城一体化”发展提供“宜宾方案”,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技能四川贡献更大力量!

撰稿:曹丹      审核:邓军      责任编辑:刘倩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