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通过细心织密社保防护线、暖心搭建就业惠民桥、热心优化仲裁服务网、精心筑牢用工稳定器等工作措施,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细心织密社保防护线。一是“快递员”优先参保。全面落实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政策,为1312名基层快递员缴纳工伤保险,及时认定工伤6件,支付工伤待遇20万元;二是“新职伤”应保尽保。针对新就业群体交通事故易发的特点,将美团、饿了么等7个平台从业人员,全部纳入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同时,对事实清楚、资料齐全的案件,压缩办理时效至5个工作日以内,快速确认“新职伤”102件,支付待遇192.62万元。三是“保障面”持续扩大。深入开展社会保险进万家系列宣传活动,引导2947名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参保,为23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30.7万元,强化从业人员基本保障。
暖心搭建就业惠民桥。一是建设规范化零工平台。针对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灵活性大的特点,制定《自贡市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搭建灵活用工供需对接平台。全市建成线下零工市场、零工驿站、零工之家91个和村(社区)就业创业服务点79个。二是提供精细化就业服务。出台就业和失业登记办法,将“互联网+”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就业失业登记范围,提供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累计为2.5万人兑现灵活就业社保补贴4520万元。专项开展快递物流行业用工招聘,为10户快递物流企业招聘从业人员586人。三是开展专业化技能培训。建成5G电商网络直播孵化基地,将快递员、视频创推员、网络创业培训、网络营销、直播销售员等新职业纳入培训补贴范围,开展培训1000余人次。市高级技工学校靠前服务,主动加强与市物流协会、中通快递川南分拨中心合作,共建物流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培养快递行业技能型人才320人。
热心优化仲裁服务网。一是强化协商调解。成功创建省级金牌调解组织3家,137家基层调解组织入驻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平台,286名专(兼)职调解员在线提供调解服务,实现调解工作“无盲区”。二是创新调解模式。整合人社、政法、司法、工会、法院、检察院、工商联7部门力量,成立自贡市劳动人事争议联调中心,创新“一站处理、一体化解”劳动争议联动处理模式,实现调解申请、仲裁审查确认、司法确认“一个窗口受理、一套材料办理、一条龙服务”,缩短处理时间,提升调解效率。争议联调中心自10月底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争议案件5件,帮助劳动者争取到经济补偿、年休报酬、工伤待遇等18.25万元。三是提升工作质效。紧盯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建立联合调处化解制度,搭建维权“快车道”。用好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做到“快调、快立、快审、快结”,保证在30日内依法审结,比法定时限缩短了15日。
精心筑牢用工稳定器。一是提升监管强规范。组织开展四川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应用“护理”行动,动态稽核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信息数据,以“项目自查-区县初审-市级复审”的模式,逐一规范平台资料上传,提前完成13家农民工工资专户经办银行入围征集和备案。二是数字赋能强支撑。跨部门联建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电子保函预警管理平台并上线运行,建立工资保证金脱保预警和承保单位巡检销警机制,实现全程网办,进一步筑牢根治欠薪兜底“防火墙”。三是闭环管控促实效。落实“双交办“工作机制,实施销号管理,针对重大欠薪、群体性纠纷等案件,同步向属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交办欠薪线索,明确属地处置责任与行业源头治理职责,形成“行政处置+行业治理”双向发力格局。针对已办结销号的督办转办案件,适时开展回头看,避免问题复发。欠薪案件办理更加协同。
撰稿:李竹、严静 审核:李彬 责任编辑:刘倩
-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