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做优就业服务“夯基”。梯次构建零工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9家县级以上零工市场、53家“零工驿站”“零工之家”,培育零工经理人131人。助力技能提升,编写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络主播等职业培训教材,创新“技能培训+就业推荐”模式,培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4075人,3341人实现培训即就业。常态化开展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人员就业服务管理,灵活就业群体年均补贴资金超2000万元、年均享受政策超4000人。
二是做实合规用工“补短”。推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订立指引》,扎实开展集体协商,引导快递、网约车、餐饮外卖等7个行业工会联合会签订集体合同28份,涉及企业155家,覆盖从业人员1万余人。优化预防调解,组建平台企业、新就业形态用人单位劳动法律监督组织11个、劳动法律监督员20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24人次,通过“一函两书”、调解等办理维权案件166件。
三是做细关心关怀“疏堵”。加强服务阵地建设,叠加就业培训、维权调解等多元服务,建成市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中心等阵地69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等工会驿站564个。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将美团外卖、货拉拉等7家平台企业纳入保障范围,为225名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办理职业伤害保障待遇401.61万元。
撰稿:罗鹏 审核:王平 责任编辑:刘倩
-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