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用好东西双方资源 打开就业双向通道——义乌巴州两地持续深化劳务协作促进充分就业

发布时间: 2025-03-31 来源: 巴中人社 【字体: 浏览量:

近年来,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两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及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坚持把促进群众就业增收作为义乌—巴州东西部劳务协作的重中之重,立足双方资源禀赋,在人才培育、产业发展、劳务输出等方面深度合作,建立了高效的劳务协作机制,铺实东西部协作“就业桥”,累计带动巴州区城乡劳动者就业3万余人,其中赴东部结对省份就业2万余人,全力打造新时代浙川东西部劳务协作的“升级版”。

学用结合提能力,拓展就业空间。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构建“引育用”多元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义乌导师帮带+巴州实战练兵”等协作模式,培育电商直播等紧缺型人才。一是培训赋能夯基础。成立义乌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巴州服务站,建立“师资库”“需求库”“成果库”,遴选义乌就业创业指导专家20余名,联动义乌市人社局、市商务局等部门开展“直播新农人孵化营”“青创先锋训练营”等专题培训80余期,培训学员2000余人次,带动农产品直播团队20支,实现“培训即上岗、结业即就业”。二是跨域研学拓视野。实施“巴商英才赴义研学”计划,组织电商骨干、乡村致富带头人等赴义乌参加“理论培训+市场实训+顶岗实操”,参训学员中已有100余人创立本土电商企业,带动在家妇女、返乡青年等群体就业2200余人。积极引导企业和创业带头人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其中“巾帼工坊”团队在“乡村振兴 智创未来”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特等奖。目前,该团队已带动近700余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近就业。三是订单培养添动能。深化“蓝鹰工程”校企地协作,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义乌银都酒店等13家市场主体签订人才共育协议,创新“双导师制”“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累计输送“幼儿保育”“机械加工”等专业人才1000余名,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3000余人次,就业转化率达79%。

因地制宜锻优势,扩大就业内需。有效发挥义乌、巴州两地的市场、资源优势,用好东西部协作政策,构建“来料加工链”“特色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推动就业扩容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进。一是建好就业微单元。2021年以来,共建成16个就近就业来料加工车间,包括1个总部车间、4个加工基地、12个帮扶车间,打造“巾帼工坊”灵活就业品牌。通过“三统三保”模式(统一接单派送、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质量验收,保底薪、保订单、保回收),承接义乌100余家市场主体服装配饰、智能穿戴等订单,年加工中国结150万件、电子元件200万个,带动1600余名群众实现居家创收,人均年增收2.5万余元。二是深耕特色产业链。用好巴州山区“富硒茶”资源,引进9家浙江茶叶企业,发展白茶、紫鹃、黄金芽等优质高山生态富硒茶园1万余亩,实施“水肥一体喷滴灌”“自然能提水”等项目,建设加工厂8座、生产线16条,带动11个村集体增收,吸纳2000余名群众实现“采茶季集中务工+闲时车间就业”,户均年增收1.8万元。三是打造园区产业群。投入东西部协作财政资金5800万元,建设义乌—巴州东西部协作产业园,按照“食品饮料+电子信息+医药健康”功能布局,建成标准化厂房14万平方米,通过“标准厂房+定制服务”招商模式,引入21个强链企业,到位投资7.6亿元。目前园区入驻企业年产值突破4.5亿元,带动产业链就业785人,相关经验做法入选浙川东西部协作典型案例。

多措并举优服务,促进就业外输。聚焦东部省份就业市场优势和巴州区劳动力资源优势,构建“政府推动、东西联动、企业促动、基层发动”的四位一体区域劳务协作模式。一是多方搭台拓渠道。搭建“直播带岗+云端双选+远程面试”云端矩阵,举办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30余场次,累计发布义乌市、浙资企业岗位5万余个。扎实开展专机专车返岗“春风行动”,组织包机6架次、返岗直通车30辆实施“点对点”精准输送,建立“出发建档-途中跟踪-到岗回访”全周期服务体系相关经验做法在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二是直达一线促对接。构建“区级枢纽站-乡镇联络站-村级服务点”三级劳务协作综合服务体系,动态管理2.6万条劳动力信息,实现岗位智能匹配率达91%,促进劳务用工供需“两端”精准对接。成立巴州区驻义乌人力资源联络处,持续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信息中心“两库”建设,累计促进2000余人转移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463人,月均工资达4600元。三是完善政策强保障。严格落实浙川东西部协作资金和项目管理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政策,对转移到东部结对省份就业的劳动力,给予交通补贴、稳岗补贴、求职补贴等支持,为2.1万余人兑现各类补助资金2000余万元,努力实现促就业、减负担、保增收。

撰稿:赵春林      审核:钟爱平      责任编辑:刘倩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