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充市社保局紧扣国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行业规范要求,以实施“人社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为抓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新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全力推动服务标准化、智慧化、人性化,着力构建“均等、普惠、便捷、高效”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显著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造“暖心快办”服务圈,标准化服务“零距离”。构建以社保平台为核心、金融税务网点为延伸的“1+N”公共服务网络,实现高频服务事项下延率100%、平台标准化率100%,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创新在金融机构设立35个“社保VIP室”,提供环境舒适、流程顺畅的“如家式”温馨服务,打造银行里的“社保会客厅”。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通过流程再造和标准化管理,社保业务平均办理时限压缩45%以上,跑出便民加速度。依托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全国联系点建设契机,率先编制实施《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标准化手册》,确立“电子档案为原则,纸质档案是例外”标准,推动5大板块、54项社保公共服务“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归档”,实现服务流程全链条标准化。
构建“智慧云窗”新生态,数字化服务“全天候”。全域优化“综合柜员制”模式,创新设置“零等待”窗口、“潮汐”窗口应对特殊需求,社保经办业务100%实现“一窗通收通办”。自主研发推广社保智能壁挂一体机,集成“权益证明扫码带走”等便捷功能,强力支撑社保服务“全天候”办理。目前,“网上办”事项达104项、“掌上办”达58项、“自助办”达21项,线上服务矩阵日益完善。实施“资格认证”两年行动计划,全域建成369个自助认证网点,推动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服务进社区、进物管、进家庭,让老年人等群体足不出户享认证。高效落实“川渝通办、跨省通办、一网通办”任务要求,率先试点南充-佛山、南充-中山社保“跨省通办”合作,联合10省区15个市州构建“跨省社保服务一张网”协同机制,持续深化“标准规范、异地收件、远程办理、协同联动”的社保跨省服务新模式,打破地域壁垒。
升级“亲情服务”直通车,个性化服务“暖人心”。探索设立社情民意收集中心,组建专业社保政策“帮帮团”,并依托农民工服务站建立“社保之家”,变被动“等人敲门”为主动“政策找人、服务上门”。创新推广“典型案例工作法”,系统梳理社保补缴、工伤先行支付等高频难点问题,形成标准化处置程序,通过“周五夜班”“社保微课堂”强化培训,提升队伍应急处突能力。建立党员“一对一”联系服务企业机制,为企业提供“政策全程咨询、业务全程提醒、问题全程协助”的“三个全程”陪伴式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设立“帮办代办”专窗,推行“预约服务”“快递服务”,创新推出“养老贷”服务,年均提供帮办代办超4300人次,上门走访慰问、认证高龄、独居、伤残退休人员超6000人次,为76名困难群众发放“养老贷”260余万元,将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该局通过标准化建设、智慧化赋能、人性化服务“三驾马车”并驱,不仅大幅提升了公共服务的质效和可及性,更进一步树立了“温暖人社”的服务形象。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标准化建设成果应用,不断拓展服务内涵,优化服务体验,让“温暖人社”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撰稿:李均 审核:庞勇 责任编辑:刘倩
-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