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辉煌70年,阿坝儿女谱新篇。在阿坝这方古老的土地上,勤劳朴实的阿坝儿女敢闯敢干、反哺家乡,他们在藏寨羌乡,牧场田野大力发展“归雁经济”,助推精准扶贫、脱贫奔康、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带动就业,时时处处都有他们忙碌的影子。
2008年以来,阿坝州小金县清多香玫瑰种植基地创始人陈望慧带领乡亲们种植玫瑰,并在小金县达维镇建设玫瑰深加工厂房,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模式,带动小金县14个乡镇,46个行政村,玫瑰种植户3756余户(其中建卡贫困户807户、残疾人家庭400余户),种植玫瑰13200亩。吸收小金县达维镇冒水村、简槽村、打滚波村、胆扎村、夹金村、石鼓村产业基金入股,每年每村分红19万余元。吸收小金县残疾人联合会残疾基金,每年固定向全县所有贫困户残疾人分红5.5万元。她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玫瑰姐姐”。她个人曾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阿坝州陆续出台《阿坝州返乡下乡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关于推进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创业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一条措施》等政策文件,强化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支撑,2019年以来,州本级财政安排返乡下乡创业专项资金758万元,强化服务保障工作。创新发展新型主体,落实中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3330万元,用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建设。鼓励推进土地流转,鼓励承包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自愿、有偿、依法流转承包地。
九寨沟县李长江2013年回乡创业,谋划利用闲置土地发展绿色产业、走农旅融合的科学发展道路,在九寨沟县流转闲置土地,建设九寨沟县酿酒葡萄现代农业园。完成土地流转13000余亩,建成高标准酿酒葡萄种植基地5000余亩、6000平米地下专业酒窖,实现集高山农业种植及精深加工、生态农业体验、生态田园旅游度假等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产业链。园区积极落实精准扶贫、万企帮万村政策,带动贫困户554人,年均临时用工达30000余人次,每年发放农民务工费和土地流转费共计900余万元,人均年增收3000余元。
针对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州农民工服务中心邀请创业导师和成功创业人士开展调研巡诊,深入阿坝县、若尔盖县、松潘县、汶川县,实地调研农民工等返乡下乡创业现状,以集中巡诊方式解决农民工等返乡下乡创业项目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扶上马、送一程”。加大金融信贷和补贴支持,近三年来发放创业补贴969万元、为606人次发放创业贷款10326万元。
汶川县绿库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蔡世兵是一名高校毕业生,创业之初,他面临资金、技术、营销等多方面的难题。创业初期,他通过政府组织的一系列培训,紧锣密鼓开展修猪舍、引猪崽、喂猪食、消毒防疫等工作。在政府大力扶持返乡创业青年政策下,申请到创业担保贷款30万元,帮助他解决了创业资金问题。阿坝州向巴堂高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何尔乓从事野山菌收集加工,创新研发松茸饮料,极大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四川颂纳万祥人力资源公司创始人罗国全不甘人后、积极进取,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已发展成6家人力资源公司,推动农牧民群众实现就业3000余人。
近年来,州、县政府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着力搭建农民工创业孵化平台,全州建成州级创业孵化基地1家,县市级创业孵化基地4家、返乡创业园8家,成功培育孵化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50家,吸纳就业2000余人。随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我州乡创业人员不断增加,他们结合阿坝州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特色种养殖等优势资源,深挖潜力,拓展农牧民就业增收致富之路,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2018 年以来,选树省级返乡创业明星4名明里企业2家,州级返乡创业明星10名明星企业59家。截至目前,全州累计返乡创业农民工6739人,创办企业6580户,实现总产值33亿元,吸纳就业3.2万人。
州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加快打造生态旅游、高原畜牧、清洁能源等“十大产业集群”现代产业新体系,高质量建成“一州两区三家园”,奋力建设现代化新阿坝。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阿坝儿女勇立潮头,站在建州7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州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必将主动融入到阿坝发展大格局中,为阿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撰稿:梅朵娜姆 潘继宏 审核:宁华荣 责任编辑:杨郡
-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