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预防是建立健全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三位一体”工伤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能有效避免、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经济损失,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自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正式启动工伤预防工作以来,始终以“干字当头、结果导向”的工作要求,统筹推进调研排查、检视问题、整改落实、成果巩固、宣传普及等各项重点措施,最终形成了方向精准、手段精细、目标精确的工伤预防工作新态势。
方向精准 突出需求导向 确保工伤预防工作目标明确
工伤预防是工伤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需要。自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正式启动工伤预防工作以来,成都市龙泉驿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结合自身实际,及时对标对表,迅速展开行动,相关部门群策群力、同心同德,不断增强构建“三位一体”工伤保险制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始终围绕工伤预防精准治理新模式,紧抓龙泉大运建设和智造业生产两条主线,按需施治、量体裁衣,精准防控、直击靶心,不断推动落实各项工伤保险政策和安全生产措施,进一步提升工伤预防水平,从根本上保障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
手段精细 突出问题导向 确保工伤预防工作细化步骤
自工伤预防工作正式启动以来,成都市龙泉驿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先行”的总体要求,着眼破解用人单位思想懈怠、管理松懈、设备老化等问题,着手制定详细调研项目,结合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应急管理、现场事故风险等查摆问题,打造周密调研工作计划,并成立专业调研组,先后深入全区32家企业进行了工伤预防现场调研。调研中,专家组共发现隐患512处,提出改善性建议512条,总结出全区企业职业危害因素主要集中在噪声、高温、生产性粉尘、电焊烟尘等方面。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专家组结合企业职工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行业、分类别、分岗位对企业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开展精准化专业能力培训。课程内容涵盖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政策、企业巡查隐患分析、企业主要事故风险、事故案例、心肺复苏急救、创伤紧急处理等近20个类别,并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员特点,采取情景模拟、案例分析、故事说理、小游戏和小组讨论、角色互换等丰富生动的授课形式,通过互动性和趣味性活动将工伤保险政策、工伤预防知识和安全生产技能有效传输给企业从业人员。
“工伤预防现场宣传培训活动紧贴行业特色与企业需求,让我们更加系统透彻地掌握了工伤、失业等相关社保政策以及操作实务,同时也强化了企业工伤预防、员工应急技能提升等意识。”成都建工集团某建筑项目安全负责人李树全由衷地表示,“我们真心感谢政府的调研、指导,他们是真心为企业工人的健康与安全、为企业的发展着想。”
目标精确 突出效果导向 确保工伤预防工作行之有效
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工伤预防工作始终坚持把调查研究、检视问题、学习教育、整改落实贯穿始终,把学和做结合起来,把查和改贯通起来,让专家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让专业人员当医生把脉问诊,针对检视问题开方用药促整改,使工伤预防工作统筹推进,落实见效。
“我们始终按照一年以点带面,两年有效防控,三年初见成效,四年集中攻坚,五年全面预防的总体目标,统筹推进调研排查、检视问题、整改落实、成果巩固、宣传普及等各项重点措施,以起步就冲刺、开局就决战的工作态度,聚焦工伤预防目标任务,确保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工伤预防工作调研全覆盖、宣传全普及、意识全提升、整改全落实。”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促进工伤职业病从“事后处置”向“事先预防”转变,从源头上减少工伤事故发生,切实维护劳动者生命健康,以干在实处的新作为体现人社部门新担当。自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工伤预防工作正式启动后,成都市龙泉驿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明确目标,细化责任,严格考核,精准问责,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以干字当头,干在实处,干在经常,干出实绩为工作追求,不断对标新要求,强化新担当,真正营造了绿色发展、共建共享的社会环境。
-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