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找活干”到“选活干”,从“跑断腿”到“点手机”,南充市正通过一张覆盖全域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网,让零工等活不再“站马路”,让就业服务更加“有温度”。
近年来,南充市聚焦健全均等普惠的就业公共服务机制,大力推进零工市场体系化建设,围绕“一个目标”—以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为重点就地就近提供就业公共服务;打造“一个品牌”—各县(市、区)结合产业布局和零工特点建设“零工+”特色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标准化零工市场11个,投入运营10个,实现了零工找活“由户外到室内”、就业服务“由单一到全面”、岗位信息“由零散到集聚”的三大转变。打造了一批功能复合、服务精准的“就业服务综合体”,把就业岗位、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暖心服务直接送到群众身边,切实打通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规范+特色”建设,服务网络全域覆盖。南充市零工市场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承办+市场化运营”公益性建设模式,推行“8有、9能、2统一”建设标准,实现从场地设施到服务内容的规范化。围绕“零工信息发布”“即时快招”“就业权益保障”三项基本功能,全市构建起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在标准化基础上,鼓励各地打造“一市场一品牌”,培育出顺庆“零工+果城月嫂”、高坪“零工+绸都丝妹”、嘉陵“零工+桑乡茶姑”、阆中“零工+阆游”、南部“零工+钓城厨师”、西充“零工+充名人”、仪陇“零工+德乡人”、营山“零工+绥山阿姨”、蓬安“零工+相如厨师”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产业特点的零工市场品牌,实现品牌多维覆盖、服务全域覆盖。
“线上+线下”联动,就业匹配精准高效。全市依托“四川省e就业”“南充云就业”等线上平台,设立零工招聘专区,实现用工信息“一键发布”、岗位需求“智能匹配”。线下采取“固定+流动”服务模式,通过常态化举办专项招聘、即时快招、组团输出、订单输送等“四大招用模式”,精准对接企业季节性、临时性用工和劳动者多元化就业需求。以嘉陵零工市场为例,其线上“工务园”平台全天候运行推送岗位,线下每日举办小型招聘会,并在企业用工高峰期设置“早市”和“晚市”,灵活应对用工高峰,实现就业服务全时段覆盖、精准匹配。截至目前,嘉陵零工市场已累计为超过10000名求职者成功匹配就业岗位。
“市场+驿站”延伸,服务下沉就近就便。在推进零工市场体系化建设的同时,南充市将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构建起以零工市场为核心,社区驿站为支点的“一核多点”服务网络。在嘉陵区,依托嘉陵零工市场,在火花街道蚂蟥堰社区、都尉街道头洞桥社区、南湖街道高板桥社区等多个重点区域建设零工驿站,并联合小区物业协同开展网格化公共就业服务,将就业服务送入社区,拓展“15分钟就业服务圈”。高坪区零工市场则设置就业服务招聘区、岗位信息分布区、求职洽谈休息区、公共就业服务区等功能区域,并配备“爱心驿站”便民服务,为求职者提供全方位保障。营山县建成绥山广场零工市场和绥安街道零工市场,在中心乡镇常态化开展招聘活动,今年以来已累计为2500余人提供“看企择岗”精准对接服务,切实将就业机会送到群众身边。
下一步,南充市将持续推动零工市场体系化建设,探索零工市场就业圈共享用工机制,开发全市统一的线上零工就业平台,持续织密这张“区域覆盖、功能完善、服务精准”的就业保障网,让零工人员“进城有落脚、洽谈有服务、打工有保障”,真正以零工小市场托起就业大民生,为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