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遂宁“三单”模式助推职业技能培训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 2024-06-27 来源:遂宁市就业服务管理局 【字体: 浏览量:

近年来,遂宁始终把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作为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抓手,坚持“政府主导、人社部门主推、行业部门主办、相关部门协作”等机制,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遂宁现代化建设储备技能人才。截至目前,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10825人次,助力13135名参训学员实现了就业创业。

一、按需“点单”,提升培训针对性

一是重点群体点单促就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贫困家庭子女、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重点群体,建立城乡劳动者培训就业意愿台账,将有培训意愿的各类重点群体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范畴,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培训。累计对重点群体进行问卷调查11314人次,全部实行台账式服务。开展重点群体培训(含创业培训)57561人次。二是重点企业点单稳就业。围绕企业自身发展需要,遵循市场化原则,结合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等急需项目(工种)的需求,采取校企合作、师傅带徒等方式,开展技能培训业务,突出岗前培训,提升培训实效。累计摸排企业培训需求1081家,企业职工技能培训53264人(含以工代训21291人次、新型学徒制3052人次)。三是校企合作点单助就业。依托四川职业技术学员、四川文轩职业学院等高校资源,开展大学生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发挥中职学校培训设施设备优势,优化师资、场地、专业设置,鼓励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和重点群体培训。开展在校大学生创业培训6941人次 。

二、科学“制单”,提升培训实效性

一是制定科学培训计划。开班前对学员的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根据学员的背景、经验和能力水平,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内容、难度和进度与学员的实际需求相匹配。二是注重改进教学方式。培训机构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寓教于乐、现场问答、现场实操、实地观摩”等形式,让学员在提升职业技能的同时,有效地夯实了理论基础,激发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操机会。三是持续强化跟踪服务。培训结业后对培训效果进行持续跟踪服务,了解学员在培训后的工作表现和成果,以验证培训的实际成效,采取电话回访和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培训计划和教学方式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从严“管单”,提升培训规范性

一是严把培训入口关。承训机构选择“两条腿”走路,一是通过招投标确定承训机构,二是人社、教育、财政联合出文公布就业创业培训定点机构中选择承训机构,对承训机构申请的开班资料进行严格核实培训工种设置、培训人员类别、培训课时、教师资质等是否符合培训要求。二是严把培训过程关。依托“四川省就业创业信息管理系统V3.0”坚持“凡补必进,不进不补”的原则,做好培训实名制管理工作;依托“四川省就业创业监管平台”采取“线上+线下”对培训过程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监督。三是严把培训补贴审核关。承训机构在培训结业后,及时从线上、线下申报培训补贴,按流程对申报的培训补贴资料进行初审、公示、过会、审核、资金拨付,确保培训补贴资金拨付进度和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