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市坚持把劳务品牌建设作为稳定和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规模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围绕助推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效统筹政府部门、市场主体和社会各方资源,多措并举推动劳务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稳定扩大就业和提升产业提供重要助力。
坚持政府引导,推动规范化、多元化发展。深入实施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工程,前瞻性规划布局劳务品牌“一县一品、一县多品”,从品牌建设、经营模式、劳务输出等6个维度,制定出台劳务品牌认定标准,打造具有地方标志性的品牌资源库,培育“川字号”“蓉字号”劳务品牌38个,带动促进就业95.24万人,实现劳务年收入626.07亿元。建立分阶段、多层次的孵化培育机制,聚焦区域产业、资源、文化等特色优势和市场需求,建立政策、服务、人才、资金全要素支持体系,提高劳务输出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指导金堂县依托川锅技校等培育载体和全国劳模唐成凤等行业领军人才,示范性打造“金堂焊工”特色劳务品牌,培养输出技能人才超2万人;指导龙泉驿区依托产业集聚优势,采取“143工作法”培育“龙泉车工”,为产业建圈强链和建设成渝制造业高地形成人才赋能支撑。
坚持政策护航,推动数字化、融合化发展。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促进返乡下乡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举措,通过完善劳务品牌建设奖补、劳务品牌培训、扶持返乡入乡创业等支持措施,鼓励市场机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劳务协作和品牌培育,创新“培训+认证+就业”的贯通式服务举措,近三年来,全市累计开展劳务品牌培训7.79万人,发放培训补贴9567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年均保持200万人左右。建优做强县乡村三级劳务服务体系,统筹现有基层公共服务空间资源和人社、电信、邮政、金融等服务资源,借助“大数据+进网入格”优势,推动农民工服务保障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镇(街道)劳务专合社、村(社区)劳务经纪人建成培育率超过50%,把服务和岗位送到农民工“家门口”,为劳务品牌从业人员提供“政策、培训、就业、维权”一站式服务。
坚持典型引领,推动全方位、立体化发展。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线上通过拍摄专题视频、征集选树劳务品牌领军人物并编印《劳务品牌领军人物风采》宣传册、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方式,线下采取组织参加各级劳务品牌评选展示交流活动、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动,利用北京、上海、广州、西藏等驻外农民工服务工作站,以图文展板、视频、产品实物、技能演示等形式近距离展示劳务品牌建设成果,让社会公众更直观感受劳务品牌建设发展成效,不断扩大品牌知晓度和影响力。近年来,“金堂焊工”“崇州道明竹编”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劳务品牌登上央视“乡村振兴”栏目,“温江花工”等2个项目参加全国劳务品牌主题展示活动并获奖,邛州竹编(瓷胎竹编)、蜀都绣娘(蜀绣)、温江花工(川派盆景)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