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职业技能竞赛工作的十条措施

发布时间: 2024-07-31 来源: 厅职业能力建设处 【字体: 浏览量:

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省直有关部门(单位),有关院校、企业等单位: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部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优秀高技能人才,按照《中共四川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要求,着力提高职业技能竞赛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加快构建以世界技能大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为引领、四川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全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市(州)级职业技能竞赛及专项赛为主体、企业和院校职业技能比赛为基础的四川特色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现就推进全省职业技能竞赛工作提出以下十条措施。

一、加大竞赛集训基地建设管理力度完善竞赛集训基地的申报建设标准,强化竞赛集训基地绩效评价,优化完善竞赛集训基地经费资助和使用管理办法。建设市(州)级、省级、国家级三级竞赛集训基地,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市(州)、省内龙头企业、产业园区、院校等建立市(州)级竞赛集训基地,或联合建立区域竞赛集训基地;依托市(州)级竞赛集训基地、区域竞赛集训基地、省内龙头企业、产业园区、院校等,对标世界技能大赛和国家级技能大赛,建立一批四川省竞赛集训基地,争取更多国家级竞赛集训基地落户本省;进一步创新集训基地运行管理模式,支持国家级和省级竞赛集训基地优先承办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技能竞赛;监督指导集训基地加强集训技术指导专家团队建设,抓好选手梯队建设,建立健全竞赛集训制度,加强集训技术指导专家团队建设,科学制定集训方案,强化选手常态化训练、交流走训、赛前集训工作;搭建竞赛集训基地交流平台,探索建立基地专家教练和选手注册制,健全人才输送制度,探索建立基地选手集训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推动竞赛集训和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均衡协同发展。

二、畅通职业技能竞赛人才成长通道技师学院、应用型高校等高层次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能人才的主力军,支持鼓励技师学院、应用型高校结合人才培养,面向世界技能大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开发职业技能竞赛青苗培养方案,开设竞赛中阶班、高阶班,建立校级竞赛梯队,申办竞赛集训基地,培养优秀技能竞赛选手。鼓励技师学院与技工学校等中职院校开展院校结对合作,指导技工学校等中职院校开设竞赛初阶班,探索开发职业技能竞赛早苗培养方案,强化中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鼓励技师学院、应用型高校等高层次职业院校,制定竞赛班早苗和青苗选拔方案,拓宽竞赛选手来源渠道,大力支持综合素质强、专业技能优的学生、院校教师、企业员工等保送或特招进入竞赛班或者集训基地强化技能竞赛训练。

三、培育职业技能竞赛专业化队伍支持指导各地、各行业积极组织竞赛管理人员,开展竞赛工作运行机制、组织模式、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专业化培训,打造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办赛专业人才队伍。加强国际规则、国际标准、训练方法、专业外语等方面的培训,鼓励有条件的市(州)、省内企业、职业院校等积极参加和承办国际性、国家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掌握国内外标准和精湛技术的技能竞赛专家、裁判、教练、翻译等人才队伍,积极向世界技能组织、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组委会等竞赛组织推荐,为职业技能竞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为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创造条件。

四、持续开发新职业及新兴产业赛项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合作,巩固传统优势赛项,紧跟四川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战略部署,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等六大优势产业,紧盯产业发展变化趋势和新职业发展情况,大力开发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卫星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等新兴产业领域赛项,支持鼓励技师学院、应用型高校等高层次职业院校开设新专业,开发新职业新岗位技能等级评价标准,积极参与、探索举办新职业及新兴产业职业技能赛事,切实发挥竞赛对新兴职业发展的推动促进作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培育地域特色赛项,以赛促技推动乡村工匠培育计划,挖掘、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技艺,开发一批服务制造等乡村振兴职业技能赛项。

五、完善职业技能竞赛激励机制落实参赛选手证书配套,参赛选手可按照规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支持竞赛集训基地申报竞赛项目培训计划,对依据培训计划开展的常态化训练、交流走训、赛前集训等按照规定给予培训补贴。鼓励院校对参加竞赛训练的学生,将训练情况记录为相应课程学分。鼓励单位对参加竞赛训练的职工,保障其集训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鼓励院校、企业将职工参与职业技能大赛专家裁判、场地经理、技术支持等工作计入其日常工作量,纳入职称评定、业绩评价的评审考核因素。鼓励有关专家积极参与世界技能组织有关竞赛项目技术文件的制定,对参与世赛活动,被世界技能组织确认做出贡献的专家,给予特别奖励。

鼓励竞赛主办单位对在竞赛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选手和作出贡献的有关单位、个人,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表扬和奖励,并在有关项目申报时予以政策倾斜。对在世界技能大赛、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等重大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的选手、教练团队、培养单位,鼓励其所属市(州)人民政府和所在单位,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表扬和奖励,并在人才引进、人才就业就学、职称评定、评选表彰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对入选国家级竞赛集训基地的有关院校、企业单位,给予适当经费支持。鼓励企业、院校成为各类竞赛承办单位、技术支持单位、赛事服务单位等,对办赛工作突出的单位在申报产教融合、高技能人才培训(育)等项目时予以政策倾斜。

六、强化职业技能竞赛资金保障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统筹年度赛事计划,鼓励各地财政科学合理安排竞赛工作相关经费,鼓励各地财政支持院校开设世界技能大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竞赛班。职业技能竞赛主办单位要严格资金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财务规定和制度,做到节俭办赛、廉洁办赛。支持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手段促进社会资本、产业资金投入,按照公益性原则,支持职业技能竞赛建设项目。

七、提升职业技能竞赛信息化水平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四川省职业技能竞赛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赛事计划规范申报、赛事过程监督管理、荣誉证书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等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确保赛事公平公正;建立职业技能竞赛领域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库,加强对赛事承办机构、技术合作单位、管理人员、专家、教练、裁判、翻译、心理辅导、项目经理、场地经理、赛事解说员、志愿者等不同类型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提升赛事服务水平,确保赛事安全有序。

八、促进职业技能竞赛品牌化建设立足服务四川产业经济发展要求,围绕天府新农人”“天府技工”“天府建筑工”“天府数智工匠”“川菜大师傅五大技能公共品牌,积极打造展示产业特色、内植四川文化、融合高新技术、体现高超技能、集比赛、展示、体验、观摩一体的全国知名品牌赛事,依托西部十省(区、市)高技能人才培育联盟,联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东西部协作等地区交流,搭建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技能人才培育交流平台。鼓励竞赛主办单位建立竞赛品牌标识系统,应用于赛事品牌塑造和宣传推广,加强对赛事活动的名称、徽记、旗帜、吉祥物等品牌标识的权益保护。

九、探索职业技能竞赛市场化机制坚持高效节俭、绿色共享的理念,探索市场化办赛机制,推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的办赛模式,完善社会合作支持管理制度,聚拢一批赛事合作伙伴和项目技术支持单位,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办赛的积极性。遴选一批专业办赛基地,积极培育一批专业赛事服务机构,建立专业化、常态化赛事服务保障机制,支持其充分运用市场化机制,加大市场开发力度,进行办赛服务创新实践,塑造赛事服务品牌,实现竞赛品牌、赛事服务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叠加效应,放大竞赛溢出效应,将赛事影响力转化为人才吸引力、经济助推力、城市竞争力。

十、深入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研究与合作争创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四川)研究中心,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领域课题研究,全面、动态分析研判我省职业技能竞赛专业化人才队伍情况,提出对策建议,制定竞赛领域各类专业人员培养培训计划;广泛开展人才引进、交流挂职、师资培训培养、优才培养、课程研发、课题申报、数字化平台资源共建等系列合作;加快对世界技能大赛和国家级技能大赛技术标准的转化和应用,与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融合,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四川特点、适应行业发展的竞赛技术标准体系;编制办赛操作指南,为各地、各部门、各行业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提供规范性指导。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4724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