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罗江区坚持以暖心举措破解发展难题,构建起“三个一”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从用工保障的“一对一”对接,到政策落地的“一揽子”扶持,再到人才匹配的“一站式”服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企业服务生态,让营商环境既有温度又有力度,为区域经济稳健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织密一张招聘服务网,筑牢企业用工“保障线”。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搭建起全覆盖多层次的就业服务体系,目前已建成覆盖区、镇、村(社区)三级和经开区、科教新区两园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重点服务区域内求职者,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今年以来,为本地企业解决用工4000余人次,农民工转移就业稳定在6.9万人。一是精准对接助用工。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校园招聘会、“送岗下乡”“零工市场”等活动,精准对接本地劳动力资源与企业需求。组织线下大中型招聘会13场,提供岗位9000余个。二是打破时空促就业。依托地方官网、人社微信公众号、第三方招聘平台等渠道,实时发布企业用工需求、求职者信息,开通“云招聘”“视频面试”等功能,打破时空限制,扩大招聘范围。线上推送招聘信息64期,提供岗位8000余个。三是多维联动引人才。针对重点企业、季节性用工企业,建立“用工监测预警机制”,联动周边地区人社部门,开展跨区域劳务协作,组织参加跨区域合作招聘会4场,线上推送跨区域招聘信息10期,拓宽企业用工来源,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
链接一批专业化机构,激活人才匹配“精准度”。通过引入和培育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解决“就业难、用工难”问题,架起人才供需桥梁,实现人才与岗位的精准匹配。一是联机构通供需。联合优质人力资源公司、行业协会等,针对企业对高层次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提供定制化招聘服务,今年1—7月,为企业寻访技术骨干25人,匹配管理人才3人。二是强服务精匹配。借助机构的人才测评等专业能力,帮助企业筛选更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减少“错配”成本;同时为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提高人岗匹配度。三是聚资源破双难。通过机构链接高校、职业院校资源,推动“校企合作”,2024年以来,为企业定向输送见习生52人、毕业生178人,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无缝衔接。
落实一系列人才引育政策,注入企业提质“加速度”。围绕“引才、育才、留才”,先后出台“慧聚罗江”八项行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十条措施等政策,助力企业引才聚智、提质增效、创新发展。一是引才聚智兴业筑基。对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紧缺技能人才,给予安家补贴、购房优惠、子女入学便利等;对成功引进高端人才的企业,给予引才奖励,降低企业引才成本。2024年以来,为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3人,奖励资金90万元。二是育才强基赋能提质。支持企业开展员工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基地,推动“工学结合”,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对获得技能等级认证的员工,给予个人补贴,激发学习热情。今年1—7月,专项培训17期,帮助902名劳动者实现“技能升级”,发放个人技能提升补贴和招用中高级技能人才补贴1.89万元。三是留才暖心巢引凤栖。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在医疗、社保、住房等方面提供便利,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企业留住核心人才,为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提供人力支撑。2024年以来,办理人才绿卡159人,为企业提供人才公寓208套。
撰稿:王强 审核:欧玲 责任编辑:刘倩
-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