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聚焦就业岗位不足、供需对接不畅等问题,打包提供岗位挖掘、人岗匹配、暖心服务“套餐”,有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高质量就业。截至目前,全市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85%。
岗位开发“拓广度”。推行跨部门岗位归集机制,统筹机关事业单位、高校、国有企业等资源,建立就业岗位信息台账,动态归集公务员、社区工作者、审判辅助人员等政策性岗位20036个。开展“人社干部驻企业强帮扶促发展”行动,推行服务专员“上门”服务,“一企一档”建立缺工清单,实时监测岗位空缺情况。今年以来,收集472家民营企业用工需求5.4万个,拓展企业就业岗位0.8万个。
岗位匹配“提精度”。依托“达人英才计划”招才引智活动,组织高新科创、正达凯等24家龙头企业,赴省内外重点院校开展靶向宣讲和组团式招聘,招引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专业高校毕业生320余人,其中硕博人才76人。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推动四川文理学院等高校与达钢集团、瓮福化工等重点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开设“钢铁铸造班”“能源化工班”等特色班54个,助力450余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培训后就业。
暖心服务“添温度”。推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一件事”,整合就业登记、职业介绍、补贴申领等高频业务,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结”,专窗累计服务毕业生超4000人次。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机制,设置企业吸纳人数、毕业生参保率等8项监测指标,每月动态监测毕业生去向落实、企业吸纳就业情况,对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企业,通过“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的方式,发放就业补贴452.8万元。
撰稿:王思翔 审核:杨翔 责任编辑:刘倩
-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