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州区围绕“温暖人社”建设要求,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社保便捷服务要求,创新打造“个性化、延伸化、适老化”多元立体服务体系,切实提升社保民生温度,持续擦亮巴州社保精心、贴心、暖心“三心”服务品牌。
打造“个性化”服务,精准触达办事需求。一是大厅服务“闭环跟进”,针对办事服务需求,建立领导带班与志愿服务机制,每周落实1名值班领导、2名志愿服务人员轮流值守,主动上前解决流程不清、政策不明等问题,对需内部流转的业务环节“代跑腿”,确保窗口办事“全程无忧”。二是业务办理“预约延时”,针对有特殊时间需求,开通预约、延时服务“绿色通道”,对因在工作日或上班时间内办理业务有困难的人员,提供电话预约、短信提醒和延时服务,上半年已有效解决200余名群众“差时间”与“时间差”难题。三是政策咨询“精准个性”,针对不同人员咨询需求,在服务大厅设立咨询专窗,建立“社保规划师”队伍,开展参保缴费、待遇测算、险种对比等“一对一”深度咨询与个性规划,累计为群众“量身定制”式答疑解惑、参保建议等服务1500余人次。
打造“延伸化”服务,无缝衔接民生关切。一是线上服务“不打烊”,建立参保申报、退审退休、工伤保险等高频业务专项微信群、QQ群,工作人员每日在线回复,实现社保服务24小时在线。强化临近退休、社保断缴、到期认证等人员数据分析,累计推送提醒短信和办理指南5万余人次。二是线下服务“就近办”,发挥农商银行、邮储银行分布广的优势,建设“社银、社税”一站式服务网点33个,下放社保业务15个,打造“城区一刻钟、乡镇半小时”的社保便民服务圈,实现高频事项“家门口”办理。三是服务阵地“再前移”,吸纳社区网格员、村社干部等400余人组建“社保跑团”,群众只需一个电话或留言,就有专人“点对点”上门服务。常态开展政策宣传、APP推广等活动,培训群众身边“社保通”200余人,提供待遇认证1000余人次。
打造“适老化”服务,全面升级“银发关怀”。一是硬件设施“适老贴心”,服务大厅设立老年爱心通道,配置老年座椅、老花镜、饮用温水、医疗箱等适老设施10余项,所有办事窗口摆放通俗易懂、超大字体的业务经办指南与宣传手册,方便老年人清晰阅读。二是适老服务“全程帮代”,推行高龄老人办事“一对一”帮办代办,工作人员主动上前引导、耐心细致解答疑问,确保老年人“进门有人问、办事有人陪、疑难有人解”,今年以来,累计提供老年人专属帮代办服务超400余人次。三是主动关爱“温暖到家”,建立80岁以上及行动不便退休人员台账,动态对接其居住社区、子女,及时掌握老人服务需求,累计开展爱心走访、困难慰问等活动500余人次,群众满意率提升85%以上。
撰稿:张旭东、苟科成 审核:谢宏 责任编辑:刘倩
-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