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发展,罗江区围绕建设“中国幸福家园”的目标,积极探索和谐劳动关系“融合联动”工作模式,夯实“和谐同行”基石,推动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工作走深走实。
建立“一站式”调处机制,打造矛盾化解终点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由区政法委和社工部牵头,整合区综治中心、信访中心、基层治理中心,设立了“三合一”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立起“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的矛盾纠纷调处平台,把劳动者权益保障作为其中重要服务事项。同时,由区人社局牵头,整合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工会、司法、法院等区级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建立劳动争议“一站式”受理、“递进式”解纷、“联合”调处机制,形成一站受理、分类办理的格局,避免劳动者“多头跑路”。1-6月,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47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95.95%,矛盾纠纷高效化解。
织密区镇村(社区)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家门口服务站。以区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核心,构建“1(中心)+7(镇)+N(93个村或社区+其他)”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实现区域全覆盖,服务延伸至家门口。创新开展“分级响应+专业介入”工作法,形成“区级指导、镇级处置、村级兜底”闭环机制。设立经开区法律服务专区,建成“园区法庭”及“人民调解室”,构建“专业审判+多元调解+协同保护”模式。建成“户外劳动者驿站”3个和物流园区打造“司机之家”,日均服务300余人次、“暖心驿站”69个,融合零工市场、职工课堂、志愿服务等功能,累计服务职工群众1万余人次。
健全闭环管理机制,提升纠纷调处效能。建立统一受理、分类流转、依法办理、闭环管理等制度,案件分流准确率达100%。实行“常驻+轮驻+随驻”人员管理模式,配备涵盖村(社区)的调解员500余名,开展免费法律咨询服务群众3000人次以上。深化“专业审判+多元调解+协同保护”模式,处理线上线下劳动纠纷247件,成功帮助92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85余万元,实现与劳动监察、争议调解、法律援助、仲裁机构的高效联动。
建设智慧服务平台,推动数字治理赋能。对接德阳市“有呼必应解纷争”数智平台,实现矛盾纠纷全量收集、全时受理、全员调处、全程管控。动态分析劳动关系风险点,及时预警指导基层预防,累计收集劳动关系风险线索2条,预警处置2起。开展区级培训4次、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普法宣传20余次、乡镇专题培训7次,参训人次达2800余人次,实现“人人会用、人人善用”,推动数字治理直达基层末梢。
通过“融合联动”工作模式的创新实践,罗江区有效打通了劳动关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的转变。下一步,罗江区将持续深化“一站式”调处机制建设,优化三级服务体系,完善智慧平台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让劳动者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用工环境。
撰稿:王强 审核:欧玲 责任编辑:刘倩
-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