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德阳市罗江区:以行业党建为引领 筑牢和谐劳动关系根基

发布时间: 2025-11-10 来源:德阳人社【字体: 浏览量:

和谐劳动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保障劳动者权益并激发市场活力。我区以行业党建为核心,实施党建+工程,通过强基、协同、释能三维发力,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实施党建+强基赋能工程,夯实劳动关系治理基本盘坚持业务覆盖到哪里,党建就跟进到哪里,劳动关系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一是党建指导员下沉企业。选派27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企业党建指导员,实施五个一工作法(每月1次走访、1次政策宣讲、1次风险排查、1次矛盾调解、1次总结提升),实现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全覆盖。2025年累计指导企业规范用工行为300余次,推动党建与为企服务深度融合,从源头预防劳动争议。二是行业党委示范带动。压实行业(综合)党委管行业就要管党建职责,发挥涉企行业党委作用,通过党建+业务双培训模式,定期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劳资纠纷调解技巧、企业用工风险防控等专题培训,开展行业劳动争议风险排查与隐患消除。例如,通过党建联席会议协调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等难题,助力企业转思路、促增长。三是完善党建机制。依托党建引领,建立党员双培养机制。推进双向交叉任职制度,选拔党员管理人员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安排党组织班子成员进入企业管理层或列席重大经营决策会议。着力构建人才培养双向转化通道,将企业出资人、管理层培养成为党员,将优秀党员职工培养成为管理人员、业务骨干。2025年通过该机制将8名技术骨干发展为党员、12名党员培养为业务主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实施党建+协同增能工程,凝聚多方联动向心力打破部门壁垒、整合资源力量,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共治格局。一是跨部门协同治理。牵头成立和谐劳动关系工作专班,整合人社、社工部、工会等多个部门资源,建立定期会商、信息共享、联合处置机制。开展法治讲座300余次,选派66红色领航员驻企服务,建立闭环机制,协助解决用工、新就业群体社保参保、劳动纠纷等痛点问题500余个,惠及2000余人次。二是推动政企社协同发力。建立“1+N”党员联系职工机制(每名党员固定联系5-8名职工),每月开展不少于2次面对面交流,形成常态化沟通渠道。通过沙龙”“会客厅”“固定党日等创新活动,增强组织生活温度与深度。成立青年服务志愿团,为小微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用工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三是劳动关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区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核心,构建“1(中心)+7(镇)+N93个村/社区+其他)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实行常驻+轮驻+随驻人员管理模式,配备涵盖村(社区)的调解员500余名,形成一站式纠纷化解品牌矩阵,实现区域全覆盖。开展免费法律咨询服务群众3000人次以上。2025年劳动纠纷调解成功率提升至95%以上,实现前端预防与终端服务双轮驱动。

实施党建+释放潜能工程,激活劳动关系发展新动能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劳动关系从稳定优质升级。一是赋能职工成长成才。打造技能提升+权益保障双服务体系。按规定给予企业员工技能培训补贴;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基地,推动工学结合,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师带徒模式,带动职工提升职业技能。今年1—7月,专项培训17期,帮助902名劳动者实现技能升级。共建立4个工作室,工作室领衔成员共28人,传帮带技能人才达500余人次。二是助力企业提质增效。构建了三个一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包括用工保障的一对一对接、政策落地的一揽子扶持和人才匹配的一站式服务。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搭建起全覆盖多层次的就业服务体系,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农民工转移就业稳定在6.9万人,今年以来,罗江区为本地企业解决用工4000余人次。三是释放政策红利效能。通过党建+政策直达+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帮助企业解难题、稳定用工岗位,帮助重点群体实现高质量就业,从源头上减少因失业导致的劳动关系矛盾。2025年以来,上企业宣传200余次,涉及企业461家,帮助902名劳动者实现技能升级。发放个人技能提升补贴和招用中高级技能人才补贴1.89万元;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兑现金额2790余万元。

罗江区通过系统实施党建+”系列工程,将党建工作与劳动关系治理深度融合,筑牢了劳动关系稳定的防线,搭建了企业与职工共赢的桥梁。未来,罗江区人社局将持续深化行业党建引领作用,不断优化党建+”工程内涵,以更高效的服务、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走深走实,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社支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