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有人口和劳动力规模足够庞大,目前人口减少的体量有限,全民受教育水平持续提高,人口综合红利仍然具有明显优势,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增加全社会劳动力有效供给。四川是人口大省、人力资源大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省常住人口8367.4万人,其中15—59岁人口为5204万人,占62.19%。当前,全国全省人口发展进入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阶段。如何在“十五五”及以后时期,立足四川作为人口大省的优势,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充分挖掘和释放四川人口劳动力潜力,延续用好人口红利,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支撑显得更加重要。
一、委托单位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二、研究项目
“十五五”时期四川省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延续人口红利研究
三、研究内容及要求
分析论证四川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主要分析“十五五”时期全省劳动力的总量、年龄结构及文化技能素质变化特征;城乡劳动力的规模、结构和从事的主要产业行业分布变迁。结合全国全省人口发展态势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影响,预测四川省“十五五”时期及到2035年劳动力供给变动趋势。分析论证大学生、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情况。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和省情分析我省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充分释放四川人口综合红利的对策建议。
研究应具备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完善的理论分析,形成科学的研究框架,并完成2025-2035年人口规模测算、劳动力规模测算、就业人口测算、就业岗位需求变动测算、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矫正测算等工作,最终完成课题组稿、分析和论证。项目需于10月30日前完成研究报告并评审。
四、经费预算
项目经费15.98万元(含数据采购及预测费、专家劳务费、论证咨询费、交通费、印刷费、管理费等开展研究所需全部费用)。
五、申报单位条件
(一)申报单位
申报单位必须具有完成研究项目所必备的人才条件和物质条件,原则上应是事业单位、企业和社会团体,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学会等。项目申请单位要根据自身研究优势精心筹建课题组,并对课题组成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负责。鼓励组成跨领域、跨学科的专家团队联合研究。
(二)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须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高级(或相当于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近三年承担过四川省相关研究课题的优先。项目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真正组织者和指导者,并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挂名或不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的,不得作为课题负责人。
六、申报材料及要求
(一)申报材料
1.单位登记证书或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一份,加盖单位鲜章);
2.《项目申请书》(六份,填写内容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应参照研究要求,提出研究思路、框架和方法,格式见附件,加盖单位鲜章)。
将上述参选资料密封递交,在封口处加盖单位印章,并在密封袋上注明“课题申请”比选材料文件。
(二)材料递交时间
2025年10月9日16时前提交本公告规定的相关申报材料。
(三)材料递交地点
成都市青羊区陕西街54号1栋510办公室,邮编:610041,联系人:张斌,电话:028-86132292、18802889723;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申报材料,不予受理。
七、组织评审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设立项目评审小组,按照《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暂行)》,从研究的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以及研究团队实力等方面,对申请单位报送的材料进行综合评估,择优选择项目承担单位。选聘结果将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公布,并通知承担单位联系人。
附件:项目申报书(模板)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5年9月30日
附件:项目申报书(模版).doc
-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