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关于开展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3-07-10 来源: 省就业局 【字体: 浏览量:

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就业促进工作,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的通知》(人社厅发〔202321号)要求,决定在全省集中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并举,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并重,普遍服务与重点帮扶并行,以实名台账为基础,强化政策落实、服务保障、权益维护、困难帮扶,确保工作不断档、服务不断线,力争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年底前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确保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达85%以上、有就业意愿的困难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二、行动主题

服务促就业筑梦赢未来

三、行动时间

2023712

四、服务对象

(一)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二)在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登记的失业青年(包括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失业青年)。

服务对象信息通过系统数据下发、求职登记小程序、基层走访、线上线下失业登记等渠道获取。

五、主要措施

(一)集中发布公共就业服务信息。要广泛运用各种媒介,普遍发出公开信或服务公告,集中推介公共就业服务相关内容。重点亮出四个一,即一份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档案管理服务机构等名录,一张就业创业、人才引进、档案转递等服务清单,一份公共招聘网站、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招聘名录,一批求职登记小程序、失业登记全国统一服务平台等求助途径,为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提供求职指引和便利。

(二)迅速建立完善实名台账。7月底前,各地要对登记失业青年信息进行全面摸排,通过电话短信、上门走访等方式,逐一摸清个人信息、就业需求、帮扶状态,对未就业的做好记录,形成登记失业青年实名台账。同时,7月底前,省厅将积极对接教育部门,全面获取未就业毕业生信息,通过四川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V3.0(以下简称信息系统)分解下发各地并建立2023届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台账。允许未就业毕业生在户籍地、常住地、求职地进行失业登记或求职登记,做到愿登尽登,并及时纳入2023届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台账。

(三)全面落实实名制就业服务。要依托实名台账,对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开展集中帮扶,针对性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对有就业意愿的,至少提供1次职业指导政策宣介、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1就业见习机会。对有创业意愿的,提供项目、资金等支持,并推动创业孵化基地按一定比例向他们免费开放。对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状态和服务提供等发生变化的,要在信息系统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回访”“1311综合帮扶台账中及时记载、动态更新。

(四)组织实施困难毕业生就业结对帮扶。要将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2023届未就业毕业生和长期失业青年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实施一人一档一生一策精准帮扶。省厅将提前对接教育部门获取困难高校毕业生信息,并于7月上旬下发各地。各地要通过公安数据协同对接高校、基层走访等方式及时与困难毕业生取得联系,确保困难毕业生联系率100%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每名困难高校毕业生由1名县(市、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负责同志、1名乡镇(街道)负责同志和1名职业指导师进行“3+1”结对帮扶。强化分类施策,根据不同服务需求提供精准服务,优先提供职业指导,优先推荐岗位信息,优先提供培训见习机会,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困难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通过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长期失业青年提供实践引导、职业指导、就业援助,将他们请出家门,更多与社会接触交往,激发就业内生动力。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运用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

(五)大力推进就业政策落实落地。要持续更新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清单,明确政策内容、补贴标准、申请流程等,打捆打包推送用人单位及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要按月将本地企业新增参保人员、劳动用工备案、就业登记数据与帮扶台账进行比对,及时锁定政策对象,推广直补快办模式,人找政策政策找人

(六)高频举办招聘服务活动。要按照“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安排,举办毕业生等青年专场招聘,加密线上线下招聘,丰富行业企业专业专场、直播带岗等特色招聘,做到周周有招聘、时时有岗位。要加强与发展改革委、国资委、民政、工商联等部门对接,多渠道获取适合毕业生等青年的岗位信息,共同开展定向招聘、专场招聘等活动。要组织招聘活动进社区进园区,便利辖区内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求职应聘。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较为集中的城市,每周至少举办1次专业性招聘活动,每月至少举办1次综合性招聘活动。

(七)积极提供便捷可及就业服务。要统筹利用基层平台、社区网点等资源,推行15分钟就业服务圈,推进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将专业就业服务力量下沉,依托职业指导师队伍,开展职业指导进社区进园区等活动,提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对就业服务的感知度。要将就业服务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依托全省统一的信息系统加快推进线上线下一体服务,提供招聘求职、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创业辅导等在线服务,更加便利青年享受服务。要组织各级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广泛参与,为青年提供多元化、专业化就业服务。

(八)实施青年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计划依托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及时公开职业培训机构目录和补贴性职业培训项目目录。对有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积极提供培训服务,摸清专业基础情况和培训需求,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丰富培训方式,大力开展新职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培训,增强青年群体适应产业发展、岗位需求和基层就业的能力。鼓励企业对新招用的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开展学徒制培训,通过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适合企业发展和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实施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重点开发一批科研类、技能类、管理类、社会服务类岗位,推进省重点项目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参加就业见习,推出一批示范性岗位。依托信息系统优化完善就业见习线上服务专区,开展见习对接活动,提升见习质量和吸引力。

(九)持续强化就业权益保障。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监管,对虚假招聘、就业歧视、培训贷、隐私信息泄露等违法行为重点整治。要加强政策法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将求职就业涉及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向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和用人单位广而告之,引导企业规范招聘行为。要及时发布防范求职陷阱的专门提醒,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帮助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提升防范意识。

(十)广泛开展就业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等各类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让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了解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感受党和国家的关心重视。要强化典型引导,各市(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通过录制视频、图文推广、线下宣讲等方式组织青年就业典型宣传,推出不少于5服务重大战略、投身生产一线、主动创业创新、扎根城乡基层的青年典型,广泛宣传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实干奋斗的先进事迹,全方位展示新时代青年人就业创业的精神风貌,引导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多渠道实现就业创业、建功立业。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已纳入对市(州)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将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作为做好当前就业工作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落实属地责任,结合实际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措施、时间安排和保障机制确保攻坚行动顺利推进。

(二)凝聚工作合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聚合政策服务资源,形成工作合力要充分调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市场力量参与积极性,增强对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确保活动实效。

(三)强化跟踪调度。要强化跟踪问效,及时汇总并动态报送任务完成、工作进展、典型经验、意见建议。行动结束后,要认真总结工作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形成书面报告,于20231231日前报指定邮箱。

省厅将从7月起,对各地2023届未就业毕业生信息衔接工作及求职登记小程序求助毕业生联系服务情况进行周调度,对登记失业青年及2023届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台账进行半月调度,并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不定期通报。各地要按周填写《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衔接工作进展汇总表》(见附件),于每周三下午18:00前发送至邮箱scsjyj@126.com

附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衔接工作进展汇总表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377


附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衔接工作进展汇总表.doc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