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资委、金融局、经济合作部门、团委、残联: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工作,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针对性服务,确保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定于10月起开展2022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季线上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服务攻坚促就业筑梦青春赢未来
二、活动时间
2022年10月-12月
三、活动平台
四川公共招聘网(网站、小程序)
“四川e就业”微信服务号
智联招聘网站
实习僧网站
四、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共青团四川省委
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
承办单位:四川省就业服务管理局
四川省职业介绍服务中心
成都市蓉商总会
北京网聘咨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智联招聘)
成都萌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实习僧)
五、活动内容
依托四川公共招聘网,建立活动专区,开设就业政策宣传、网络招聘、直播带岗、职业指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公益就业服务等专栏,为毕业生提供24小时全天候不打烊公共就业服务。就业政策宣传专栏发布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以及就业政策宣讲活动预告信息;网络招聘专栏定期更新、发布岗位信息;直播带岗专栏发布直播带岗预告信息,引导毕业生通过四川公共招聘网等平台观看直播;职业指导专栏开设职业指导“云课堂”,发布职业指导专题讲座、创业典型宣讲活动预告信息,开展“一对一”职业指导预约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公益就业服务专栏通过活动专区链接到智联招聘、实习僧网站专场活动页面,提供线上招聘、职业测评等服务。相关内容同时通过“四川公共招聘网”、“四川e就业”微信服务号发布。
(一)就业政策宣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收集汇总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清单,在活动专区发布,并不定期更新。邀请人社部门专家开展1期就业政策宣讲活动,与职业指导专题讲座同步进行。
(二)网络招聘。各地人社部门大力组织当地知名企业挖掘潜力,发布优质岗位,纳入四川公共招聘网评估,每月至少提供30家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活动开展期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全网广泛收集、精心筛选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省国资委、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经济合作局、团省委、省残联、成都市蓉商总会等单位(组织)动员各地提供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每月通过四川公共招聘网、“四川e就业”微信公众号发布岗位信息,每月用人单位数不少于100家。根据岗位收集情况,推出国有企业岗位、适残岗位等专题。强化企业全方位用工指导,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用工,指导企业强化人文关怀,提高签约率和留用率。
(三)直播带岗。每2周开展1次直播带岗,每次至少组织5家重点企业,介绍岗位信息、薪资待遇、企业文化等内容。组织国有企业专场直播带岗活动,邀请企业高管、HR介绍企业招聘流程、求职技巧等内容。
(四)职业指导。
1.职业指导“云课堂”:在现有四川公共招聘网微信小程序职业指导课程中筛选适合毕业生的职业指导课程,在活动专区集中发布。
2.职业指导专题讲座:邀请四川省职业指导专家团专家、智联招聘专家每月开展1次线上职业指导专题讲座,为毕业生提供生涯规划、求职技巧等服务,每次讲座时长不少于1小时。
3.“一对一”职业指导:邀请四川省职业指导专家团专家、全省十佳职业指导人员,每周开展线上“一对一”职业指导服务,与专题讲座相互补充。
4.创业典型宣讲:邀请青年创业先进典型开展1次线上宣讲活动,讲述创业故事,分享心得体会,激发毕业生创业热情,营造创业良好氛围。
(五)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公益就业服务。联合智联招聘、实习僧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线上招聘活动,并提供线上求职训练营课程、简历模板、职业测评等免费工具。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服务季活动对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意义,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发挥牵头作用,统筹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收集汇总各部门岗位信息,通过公共招聘网专区进行发布,做好数据统计报送等工作。国资委、金融局、经济合作、团委、残联等部门(单位)广泛动员用人单位参加活动,提供适合高校毕业生的优质岗位,各部门每月至少提供10家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报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请各地各部门于10月26日前报送联络人员信息至省级主管部门。10月31日前报送首次岗位信息,并每月报送活动有关情况,12月30日前报送活动总结,相关情况由人社部门汇总后报送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二)拓宽活动渠道。充分利用各地各有关部门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网站,通过流量共享互推方式,同步开展直播带岗、职业指导专题讲座等直播活动,直播“推流”链接将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提前提供。各地可自行组织开展相关线上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序推进线下招聘,省级平台将适时进行推广。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加强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合作,可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社会力量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培训、一对一咨询、直播带岗、就业双选会等服务。
(三)广泛开展宣传报道。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媒体、各类渠道做好活动宣传,提前发布活动预告、活动安排、咨询预约等信息,通过电话、短信、微信、QQ等方式向毕业生定向推送活动信息,提高活动覆盖面和知晓度,营造良好氛围。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宣传推广活动中的经验做法和成效。
七、联系方式
(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陈镜先
电话:028-87789046;邮箱:scsjyj@126.com
(二)省国资委 王城栋
电话:028-87707892;邮箱:gzw8870@163.com
(三)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周浩
电话:028-86613735;邮箱:379365992@qq.com
(四)省经济合作局 梁思琪
电话:028-65515074;邮箱:657838763@qq.com
(五)团省委 鲁芸露
电话:028-86638105;邮箱:tscswxxb@163.com
(六)省残联 段华瑜
电话:028-83358577;邮箱:1446045441@qq.com
(七)四川公共招聘网 樊思遥
电话:18802802181
附件:1.2022年四川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季线上活动安排表
2.2022年四川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季线上活动情况统计表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共青团四川省委 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
2022年10月24日
附件:1.2022年四川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季线上活动安排表.doc
附件:2.2022年四川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季线上活动情况统计表.doc
-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